|
![]() ![]() ![]() ![]() ![]() |
|
![]() ![]() |
中国在线翻译网>>译典论坛>>业界动态 |
您是本主题第 5111 个阅读者
==
回贴倒排
|
作者
|
主题: 口译工作种类详述 [业界动态] |
![]() 耳语口译(whispering interpretation) 也称“咬耳朵”翻译。就是将一方的讲话内容用耳语方式轻轻传译给另一方。这种口译一般在外宾观看文艺演出,或者是没有语音设备的会议上采用,听众往往是个人,对象往往是外宾,国家元首或高级政府官员。即译员把会议上听到的话,或者文艺演出中的场景等小声地译给身边的一两个人听。耳语翻译一般需要译员对原讲话有高度的压缩与概括,而且声音不能太大,以免影响到附近的人。 会议视译(sight interpretation)。 是指译员拿着讲话人的发言稿,边听发言、边看原稿、边进行口译。内容一般是事先准备好的讲稿或文件。这种口译通常保密性较高,译员事先不知道内容,往往只有在译前几分钟才能拿到译稿。视译时可以用很短时间对原文通读一次,了解发言的主要内容并对语言、专业难点做“译前准备”。另外,在翻译时一定要跟说话者同步,尤其要注意说话者在讲话的过程中插入稿子中没有的内容,如果一味的照着稿子念,可能会出现翻译的内容与说话者不同步,或者漏译一些关键的插入部分。 连续口译(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 这是一种为演讲者以句子或段落为单位传递信息的单向口译方式。接续口译用于多种场合,如演讲、祝词、授课、高级会议、新闻发布会等。演讲者因种种原因需要完整地表达信息,所以往往为连贯发言,停顿频率较低。这种情况要求译员以一段一段的方式,在讲话者的自然停顿间隙,将信息一组接一组地传译给听众。译员在接到这种口译任务时,可事先跟发言者做一个沟通,大致了解一下发言的内容,掌握一些专业的词汇,这样有利于口译的顺利完成。 交替口译(alternating interpretation)。 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陪同翻译 (accompanying interpretation) 电话翻译 (Telephone interpretation)通过电话交谈方式为交流双方提供翻译,由于不是面对面,相对来说对译者的听力和专业理解能力要求较高。 外语配音 (Dubbing)
投票结果:得鲜花1支,
|
| ![]() 我自己做交替口译和陪同翻译刚刚3年半,还没有多少经验.但切身体会到了每次为了短短的几小时要做多少准备工作和口译的过程中要费多少精力去注意双方的每个细节. 正如楼主所说陪同翻译由于气氛往往比较轻松愉快,所以不太需要特别专业,精确的翻译(但要费精力注意对象的一举一动).而交替口译择要求一定的专业程度,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双方的眼神,举动,口气等,如果作为口译者不经意地直白地翻译了某句话却使一方错取其意了的话,更要想办法圆场,等等等等. 同事常常告诉我说,这(瑞士)不是在中国,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准备太多,精神太紧张,往往来到这里的商务考察团还是政府考察团并不是真的要在会议中了解到什么,双方只不过都是在做一些面上的交流罢了.我承认,但是就我工作的这三年多来,期间也碰上了不少双方真正探讨领域内,项目上的细节问题的.商务谈判上的,作为口译者还要一同承受双方磨擦过程中所带来的痛苦(有点严重了).科技领域交流中的,口译者真的要懂得领域内的很多专业名词,双方的很多重要信息等等.政治方面的,口译者更要注意自己的表达了. 我以上说了很多没用的,不晓得楼主和楼上的专业人士怎么看待以下这中情况: 交替口译中经常容易出现冷场情况,譬如谈到较敏感话题时,作为口译工作人员是否应该在第一时间内翻译出双方的表述呢?(当然往往口译者在此方面嗅觉是很灵敏的,在不同的场合也会使出不同的懈术,但,究竟该怎么做才是最好的,正规来说应该怎么做?是直接翻译,间接翻译,还是先做劝解再看形势发展......???) 希望能得到各位的指点!
|
![]() 口译说起来真的很不容易。往常的陪同外宾的口译以前总认为很牛气。现在看来不是那么麻烦。赚钱也不少。 不一样的目的,对口译者的要求差别很大。或许每一个译员都想登峰造极,但是现在看来这行确实需要有相当的天赋。这行是越来越难做了。高手难找,高手也难培养啊!
|
[首页] [上一页][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