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中国在线翻译网>>译典论坛>> |
您是本主题第 8975 个阅读者
==
回贴倒排
|
作者
|
主题: 口译和笔译的差异 [] |
![]() 口译和笔译的差异 [size=2]1. 口译过程中的理解和笔译过程中的理解 ‧理解阶段的差异:口头语言/书面语言的不同 -笔译的书面语文是事先准备好的,形式和内容是固定不变的,译者在工作速度和时间方面有较大的自由(即在翻译的过程中,可斟酌字句、查问字典/参考书,甚至请教他人)。 -口译的理解过程则较复杂:口译者被要求在极短的时间内把原文翻译出来,工作时不可能使用参考书,也不可能询问旁人。他所能做的仅仅是在工作前将要讨论的主题、讲话人的背景等作些准备。 ‧笔译是通过“读”来理解原文,获得讯息。 ‧口译靠“听”来理解原文,口译者在听完speaker的话(source language)后立即用target language 表达出来。(故口译员对source language 具有一定的听力理解水平) ‧笔译者手握全文,他有条件根据上下文的内在连系来理解原文(常会碰到一些开始不能理解而待读至下文或全文时迎刃而解的问题)。 ‧口译员则不可能综观谈话的“全貌”,他只能根据所听到的“意义单位”来判断讲话的涵义,因此必需在有限的时间内同时完成“听、分析、记忆和表达”的任务。 2. 作者与笔译者的关系和讲话者与口译者的关系 ‧笔译人员是在脱离作者和读者的环境下工作,他只透过笔译原文和作者产生关系,所以原文是笔译者工作的唯一依据。 ‧口译人员工作时与讲话人、听众同处于一个环境,他的工作依据除了讲话人的讲话外,还有一些“非语言讯息”,如身体语言、面部表情、手势、语调等。口译人员和讲话人在进行最直接的相互作用,他可以从讲话人处得到解释、重复,以及对某些问题的澄清。此外,听众的反应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口译人员的工作依据之一,译员要根据听众的知识层次和文化层次决定译语。 ‧译者总是在自觉或不自觉的交替使用直译和意译,只是不同的译者侧重有所不同罢了。 ‧直译和意译之争只存在于笔译领域之中。 ‧口译员没有时间去推敲具体词句的译法,他透过时间的途径得到的虽然是具体的词句,但他的思想绝对不能停留在这些具体词句上,而应该反应出这些词句所表达的内容与精神,然后立即用自己掌握的目的语的词句把原语的内容再现出来。 ‧译员译出的“成品”无论选词、词序、句子结构等均不必受语言形式的束缚,只需完整正确表达原话的内容与精神,口译员可选择各种不同的表达形式。 ‧笔译时:能直译的直译,不能直译或直译效果不好则意译。 ‧口译时则“应主要采用意”译,不要主动考虑直译,而只是在意译过程中自然的使用一些“直译”。如此才能抓住原话的实质内容,快速、灵活而又正确完整的再现原话。 ‧进行口译永远不要忘记其目的是传递意思,永远不要过份去迁就原文的结构。[/size]
|